各位金融小白注意啦!今天咱们聊个银行风控的"硬核知识点"——逾期90天以上贷款五级分类。别被专业名词吓到,说白了就是银行给"赖账不还"的贷款贴标签,就像给病人分"轻症/重症"一样!
等等...为啥非要卡90天这个时间点? 因为啊,国际惯例和我国监管都认为:超过3个月不还钱,基本可以判定借款人还款能力出大问题了。
一、五级分类到底是哪五级?
先甩个通俗版定义:
分类等级 | 官方术语 | 白话解释 | 典型表现 |
---|---|---|---|
正常类 | 正常 | 按时还钱的好孩子 | 月供从没逾期 |
关注类 | 关注 | 偶尔迟到但态度良好 | 逾期30天以内 |
次级类 | 次级 | 开始摆烂了 | 逾期90天-1年 |
可疑类 | 可疑 | 大概率要凉 | 逾期1-3年,抵押物贬值 |
损失类 | 损失 | 彻底没救了 | 逾期3年以上,追回无望 |
重点来了!逾期90天以上直接划入次级/可疑/损失类,这就是监管红线!
二、为啥要搞这么复杂的分类?
Q:银行自己知道谁欠钱不就行了?整这些花里胡哨的干啥?
A:兄弟,这可不是花架子!分类直接关系到:
- 银行要掏多少准备金
- 影响监管评级
- 投资者判断风险
举个:2024年某城商行因"应归未归"被罚800万,血泪教训啊!
三、分类实操中的"灰色地带"
别看标准写得明明白白,实操中银行和借款人经常"斗智斗勇":
套路1:借新还旧
- 借款人: "哥,再贷笔新的把旧的还上行不?"
- 银行: "...成交!"
套路2:调整合同条款
- 把到期日延后3天,完美避开90天红线
哎你说这算不算...咳咳,咱们还是正能量点!
独家数据:2024年不良贷款分类现状
根据内部调研:
- 中小银行"关注类"贷款占比普遍超15%
- 90%的"损失类"贷款最终回收率不足20%
- 房地产行业分类争议最大
我的暴论:五级分类该改革了!
现在这套标准用了快20年,早该升级了!比如:
- 加入行业差异
- 引入大数据动态分类
- 公开分类算法
哎呀扯远了...总之记住核心:逾期90天=银行风控警报器响了!